国家卫建委又出来添堵,从上到下都是这样。
国家卫建委又出来添堵,从上到下都是这样。
@austinmill ,买的中北路上的那个神盘?我一前同事,武汉人,他父母爷爷奶奶都有房,一直在在深圳工作,当时这个盘的价格在1.8W左右好像,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在深圳买了。今天铁定大放水?这个要看,再就是放的水有多少进到房地产了?如果多那只有涨,对有多套房的来说是好,没房的就很无奈了。
初中时班体育委员周末到河里游泳,溺亡。小学时也有一个,我当时在场。
像武汉这样的城市,厅局级干部要是从沿海引进或交流过来才好,每次都是派个一把手过来,干个1-2年就闪了。武汉的口号很响,敢为人先,有几个敢为人先的?武汉真要复兴任重道远。
长江新城之前提搞科学中心,那边有什么资源搞,也没有大学和研究机构依托。关于地铁,哪里能创造价值就修哪里。光谷是“芯屏端网医疗”这种高新产业,但交通的布局还是太落后了。武汉内地城市,政府管理能力还是跟不上,效率低下。
我想也不是没反省,各种原因吧,上海行政级别高,管理和开放程度高,深圳改革最前沿,有勇气和能力大搞改革开放的真不是一般人。
@Urbana_IL ,经常看到说市政府跟省里不合,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搞,政府管事人都是是受过教育的,合则两利,斗则两害。
好感动,武汉真的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,相信未来会更好!
@tianwei0824 ,网上有人说社区团购最终能抢掉30-40%传统商业的生意,不过没有人认为它能取代传统超市或菜场。现在的确是以低价吸引用户,这种社区团购表面上是柴火油盐生意,但背后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我们可能还没看到或想到,只有留给时间,我本人是持开放态度。
@wo_charles ,新的商业形态或模式出现后,可以让它飞一会,是不是真的low才能得出结论,是不是能让老百姓受益现在也下不了结论。P2P是不是听上去高大上,现在呢。如果社区团购最终高价转加到消费者身上,那可能会有其它的商业形态出现。
我们附近的社区菜场是很贵,比边上超市卖的还贵很多。社区菜场贵一个原因是租金高,然后转加到消费者身上,希望社区团购这种模式最终能让消费者受益。
跟着前公司高管创业中,上市才能财务自由。在芯片公司做软件还是能学习和成长的,工作对大部分来说是谋生手段,如果正好是感兴趣的当然好,专注于技术,但不用太沉迷。
支持下,我前几年在intel做软件工程师,原打算回武汉工作,看到该公司的招聘,后来加入创业公司。芯片公司如果产品不错,算是比较稳定的工作。
@jin ,31岁去深圳还不算太晚,对于普通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,我比较认同你的想法。对于有一定条件的家庭,选择在内地或在一线都不是个问题。
这种事真没什么好办法,让你母亲回去照顾才是上策。现在年轻人也是无奈,要上班要带娃。
@Gogokitty ,湖北专利中心的跳槽率很高?跳去企业或专利代理公司搞专利?这是一条发展路子,从企业跳到专利中心搞审查也是一条职业路子,看上去没毛病。之前有不少贴说35岁后程序员干什么,能跳去专利中心就是一个不错选择。
那荣耀产品线人员都转入新公司?HW武汉也有一些人是这块业务的。
再举个比较励志的例子,今天上午面试了一个图像算法工程师,之前的技术面试已经通过了,该工程师是专升本再考的硕士,一直在传统图像处理领域,人很踏实,毕业后坚持学习各种技能。他不属于很聪明那种,但他的技能够用了,我们并没有一刀切把他拒之门外。
如果大专有实际能力,肯定能找到发挥的地方,这点不必气馁。一般的IT工作大专生也能胜任,但招聘中的各种要求或门槛不是完全没道理的,举个例子,我在一家创业公司,总公司是做AI相关的,招AI算法工程师,面了很多人,最后公司不得不提高要求,要求候选人本科至少211以上的硕士或博士,我们面试官(清华本科,国外博士)发现本科差的基础大多不行,浪费了很多时间。
杭州做电商的公司多,电商行业对学历没看得没那么重。武汉的大学多,自然会挑了,只有面对现实。我2013年从深圳回武汉,到烽火集团下属公司,当时那一批社招的都是硕士以上,都是武汉的985/211,且大多是从大公司过去的,这就是现实。
我听邻居说我们小区的二手房不好卖,但她们是医护人员,用满84W公积金,今年换了房。我去年在光谷东买了一套,还没交房,看业主群里大家对房价涨还有信心,好像也没看到跌,新房跌了吗?
前两天正好跟在深圳的一个湖北朋友聚了下,他去年用老婆的名义首付三成买的,除了人是真的,其他都是假的,假离婚证,假收入证明等等。据他说都是银行给办的,没有风险。
2016年那个新闻看到过,当时的时间点比较好,好像武汉还没翻倍,现在深圳房价炒得高,武汉这2年也没怎么涨,可能是个机会。至于说新闻上买4套房,不知真假,当时也是限购的吧。
据说华为手机影响大,其它几家手机大厂抢华为原来的市场,相关公司现在形势看涨,我一个朋友说,宝能最近涉足手机行业,大量招人。其它小厂也预期增长。其实怎么说呢,华为这几年收入高,人家也赚到了,我们真没别人操别人的心。
算上股票是蛮高的,楼主年轻还可以拼下。
在武汉小米算是不错的待遇了。就像楼主自己说的“这次不回去,以后真的可能回不去了”,很多在一线的人都想回,但很多最后就是回不去。楼主如果比较追求事业,那在一线肯定会好一些,累一些,收入高一些,这就是有得有失。如果想平衡生活,那回武汉是一个选择。楼主是在头部互联网公司吧,算法目前给的高,其实泡沫比较大,是否能一直持续高薪很难讲,要拼事业当然是北京好。
选哪个都要判断,1是尚在A轮的潜在独角兽,如果是在A轮,至少全员期权跑不掉吧?创业公司没有期权,成功了跟你也没关系。如果楼主看好1,就去谈期权,哪怕工资少一点,要不然就选2.
我岳父母那一代,做个普通工人就能养活一家3口,普通人大家生活都不富裕,期望也不高,幸福感比我们现在要多,我们通过读书看似获得了一份相对收入高的工作,但房子,医疗,小孩上学,每天都在忙,心累。
鄂州如果并入武汉,光谷东真的就是光谷中心了。我老家农村离天河机场5公里,但属于孝感,据说武汉13号铁要延伸过去,现在正跟黄陂一起发展临空开发,就算武汉想划过去,孝感肯定不干呀。
不服不行啊,这不是民国,敢为人先?处处被打压。
曾有一个朋友从深圳回到武汉斗鱼工作,离开了,之前跟我时不时聊到过这家公司的内部文化,我不评价。在企业打工,员工还是要多为自己打算,现在的工作就是一份工作而已,有真本事都不怕。
版上的码农不少,也有华为的,作为普通大众,在这种大环境,能做的不多,守护好家庭,坚守做好自己的岗位,就是最好的爱国。
我也是老证新手,本来计划今年买车的,看大环境不好,看看再买。拿证后总共开过两次,一次是同事的车,坐副驾驶上,我开了2小时。一次是跟邻居出去玩,都带了小孩,回来时快天黑了,从园博园开回来的,我本身没经验,我说只开过一次,邻居说没事,我只好开了回来,我真佩服我这个女邻居胆太大了。
在越来越年轻化的互联网公司,每个人压力都很大,如果不能成长,后面的路只会越来越窄。早做打算主动出击才不会被动。
正如最开始网上说的这是千金买马骨,这个作用应该是起到了,招的这些人确实简历也好看,佩服!
Hello World, Let's Doodle! 鄂ICP备14014409号 •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